《与日信增》7月4日

音频加载中…

上帝完美的时机安排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传3:1)

没有人能够改变未来,不管他有多努力。一个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的人如何能改变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呢?上帝想要我们使用他已经赐给我们的,而不是由我们来告诉上帝他应该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供给我们,这些都是掌握在上帝手中的。我们不要以为万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可以随意使用,毕竟我们需要上帝先将这些事物赐给我们。

“凡事都有定期”,意思就是事情会在上帝希望它发生的时候发生。如果一个人想用自己的计划去做所有事,不承认上帝在掌控着一切,那么他所做的都会失败。很多人努力致富但是都失败了;另外也有人不用努力就致富,那是因为上帝为他们中的一部分安排了合适的时机,其他人则没有如此安排。

世人为自己想要的而努力,但最终只有失望,他们不能做成任何事情,因为他们的时候还没到。知道这一点之后,我们应该把所有的事情都留给上帝,使用现在所有的,避免渴望那些未来想要的。忽视这条建议的话,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问题和失望。

《与日信增》7月3日

音频加载中…

美好的过去

不要说,先前的日子强过如今的日子,是什么缘故呢?你这样问,不是出于智慧。(传7:10)

人们忘恩负义时,我们常常开始埋怨:“现在的情况比原来差多了。”但我们并不该这么说。年长的人常说:“我小的时候,一切都比现在好。”他们就像一位诗人所说的,是“称赞过去日子”的人。但《传道书》的作者并不这么认为。事情从来没有那么好过。我们现在才意识到事情有多坏,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令人厌烦的事也与日俱增。

一个孩子并不关心谋杀或者欺骗的案件,他只知道玩耍、骑车、跑来跑去。当有人偷了他心爱的弹珠时,他觉得这才是世界上最坏的事情,这时他才会感到愤怒。但他长大成人后,会对周围人的不诚信变得更加敏感。诡诈的人走运,或良善的人遭到不公对待,他都会感到愤怒。

这个世界满了问题,我们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够意识到所有问题。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没有什么能困扰我们,生活很平静。但世界一直是邪恶的。因此,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要看到罪恶就发怒。尽管你不能改变世界,你自己仍可以被改变,成为一个新造的人。

《与日信增》7月2日

音频加载中…

敞开接受修正

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约3:20)

世人并不想受惩罚,而是想继续躲在黑暗中;他们也并不希望别人告诉他们,他们所相信的其实是错误的。如果你也不想接受纠正的话,那还不如离开教会,把时间花在酒吧或妓院。但如果你想得救——记住,此生之后还有来生那一定要接受纠正。

如果你不想得救的话,那么我所思虑的有什么用呢?如果你不确定是否要相信魔鬼、地狱、死亡、永恒的定罪以及上帝的愤怒,那么就去问问你的邻居。所有人都可以告诉你,每个人最终都是要死的。

简言之,如果教会和政府要存续,就一定要摆脱罪恶,民事权威机构就一定要惩治社会中那些黑暗,以及那些冒犯他人的人。我们作为教会的讲道人,也要用亮光来光照那些假教师和错误信仰中那些细微、狡猾的黑暗。我们一定要直面那些以为靠行为可以称义的错误教导和思想。

如果教会和政府停止警诫人们,整个世界就会很快沉沦。如果你想要得救,成为基督徒,那就要对别人的纠正抱持敞开的态度。传道人一定要责备,不然就应该辞职。不愿接受纠正的基督徒不过是在装作基督徒罢了。

《与日信增》7月1日

音频加载中…

对抗罪恶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太5:39-40)

基督徒参与一些世俗事务并不是犯罪,这只不过是在执行每一个公民(不管他是不是基督徒)的责任。但同时,信徒应该避免犯罪,并去做上帝希望他们做的。相反,世人并不按耶稣的要求去做。

这就是为什么当基督徒在战场上、在法律控诉中,或在惩治犯罪时,都是在尽士兵、律师,或法官的职责。但在尽责时,基督徒也会试图保持动机纯正、良心不受谴责。他们不想伤害任何人。所以他们在生活中既是基督徒,又是世俗人。他们在所有情况下都以基督徒的身份生活,忍受世上的苦难。他们也像世俗人那样生活,遵守所有国家法律和社区条例。

总的来说,基督徒并不为眼所能见的万物活着,这些归政府来看管,上帝并无意废除。从世俗和肉体层面上说,基督并不希望我们逃避政府的权威,或者放弃公民的义务。相反,他希望我们服从并使用政府的组织和监管权力,来保持社会完整。从灵性来讲,我们活在基督的权柄之下,他的国度不关心也不干涉世俗政府的权威,但愿意接受这些。所以,作为基督徒个人,我们不应该对抗恶人。同时,作为对社会负有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在权力范围内充分反对邪恶。

《与日信增》6月30日

音频加载中…

紧紧依靠耶稣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在这节经文中,耶稣告诉我们,他是如何胜过死亡的,以及我们将怎样逃过死亡。耶稣就是死亡的解药。然而,耶稣必须暂时伏在死亡和律法的咒诅之下,经历死亡并且被埋葬。但是耶稣仍然复活了。

我们如何才能亲近我们的救赎主呢?是不是该做一些个人牺牲,或者遵守一些信仰中的条例?不!只要用信心抓住那位圣子,他已经胜过了死亡,并且给了魔鬼致命一击。尽管在亚那和该亚法手下被处死,但他将仍旧掌权。所以我们一定要信他,如此就能够胜过死亡和魔鬼,因为这节圣经说:”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要相信这是真的,相信上帝爱世人的这个美好真理,并且说:“我相信上帝的儿子被马利亚所生,被钉在十字架上,并且从死里复活。”然后你就会感受重生,死亡与罪恶不会再把你定罪,它们不能再给你带来伤害、悲伤和痛苦。无论是谁,只要相信上帝的儿子,就可以得到永生。

抱紧基督的脖子,或者抓住他的衣裳,这就意味着相信耶稣为你而受苦。仰望十字架,并且说:“我是基督徒,我得胜了。”死亡不能得胜,死亡并不能留住耶稣,“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4)。神性和人性同时在他身上,就是耶稣基督。同样,我们也不会一直处在死亡的状态。如果我们常在信心里,并且抓住已经除灭死亡的耶稣基督,就可以胜过死亡。

《与日信增》6月29日

音频加载中…

天使听到的和声

雅各仍旧行路,上帝的使者遇见他。(创32:1)

天使是服侍所有被造物的灵。他们在地上的工作,是为了世人的益处和上帝百姓的福祉而战,而在天堂的工作就是歌唱颂赞.“荣耀归于至高的上帝……”“上帝啊,我们赞美你……”基督说:“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太18:10)

天使们清楚地知道这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他们知道恶人的幸运和信徒所受苦难之间的关联。基督徒还在地上的时候,不能完全明白这些事情,不相信事实怎么会是这样或那样,但当世界的末了,此生结束之后,我们就能够明白这一切是如何关联在一起的。

不懂音乐的人并不能理解竖琴或管风琴发出的不同音色是如何创造出那么美妙的乐曲的。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听到的只是声音,而不是旋律。有的时候,我们感觉上帝睡着了,魔鬼在世上横行。人的结论是,人和上帝都不能掌管一切,地球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只是偶然罢了。人的头脑并不能理解什么是无限和永恒,也不能理解属天的真理,即上帝掌管一切,并且允许世上一些事情发生,而让另一些事情失败。上帝的良善要大过魔鬼的残忍。但是,人类的理性让我们疑惑,因为我们经历了那么多混乱和不公。我们疑惑,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像天使那样的看见,我们不能理解对与错、生与死、光与暗是如何和谐共处的。

《与日信增》6月28日

音频加载中…

最好的祷告

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太6:9)

在谴责了华而不实、毫无意义的祷告之后,基督为我们示范了一个简短而完美的祷告,借此指教我们应该祷告什么,以及如何祷告。他用易于记忆的有限几个词涵盖了我们的各样需求,这些需求应该促使我们每天来到上帝面前,用这些祷告词来祷告。因此,任何人都不能找借口说不知道祷告什么或者当怎样祷告。

每天用主祷文祷告是个非常好的习惯,尤其是对普通人和孩子们。我们可以在早晨、下午、晚上用它祷告将我们的需求告诉上帝。

很多人都说过,主祷文是一个人能想出来的最好祷告词,因为上帝亲自将这些祷告词交给他的儿子,又借着他儿子示范给我们,我们也确切地知道这样的祷告词非常讨上帝喜悦。

借着祷告词开始的几个字“我们在天上的父”,耶稣提醒我们上帝的命令和他对我们的应许,上帝强调我们要将他当得的尊贵、荣耀、敬畏归给他,就像世上的父亲期望孩子所做的一样。同时,我们的天父上帝要我们相信他会满足我们的所需,“我们也会因为成为他的子民而欢喜快乐。所以,因着相信他会成就自己的应许,我们就可以坦然无惧地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来向他祈求。

《与日信增》6月27日

音频加载中…

靠信心而行

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上帝面前称义,这是明显的,因为经上说:“义人必因信得生。”(加3:11)

我们已经习惯用两种方式来讲述信心,有时将信心和行为分开,有时又把它们放到一起。就像一个工匠会用很多方式来谈论所用的材料,或一个园丁提到他的果树有时结果子有时不结果子一样,圣灵在圣经中也用不同的方式来讲述信心。有时候,圣经抽象、绝对化地来描述信心,也有时,用信心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其他事物的关联,或者我们活出信心的方式来讲述。就像我们在《罗马书》和《加拉太书》中看到的那样,圣经在绝对意义的层面讲公义或者人的称义时,所指的信心是绝对的,并且和其他事物都没有关联。

但是当圣经讲述奖赏和行为时,是去讲信心和其他万物的关联——信心有何体现,或我们当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信心。圣经中给了许多例子:“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加5:6) “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路10:28)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以善事问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太19:17)“律法原不本乎信,只说:‘行这些事的,就必因此活着。”(加3:12)“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诗34:14)圣经中有无数这样的经文,其中都提到了“行为”,圣经总是提到“信心的行为”,如果你有信心,那就能够行善了。

《与日信增》6月26日

音频加载中…

放下我们的财物

你们彼此告状,这已经是你们的大错了。为什么不情愿受欺呢?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林前6:7)

很不幸,这世上有法律投诉。如果没有可能会更好。但是,上帝允许它存在,来避免人更加得寸进尺地作恶。他允许这样的规则,是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当一个人从别人那里拿走东西的时候,他并不想放手或者把它们还给上帝。

不管怎么说,我们应该努力尊上帝的名为圣。我们应该日复一日地学习如何将上帝的荣耀和财物还给他,包括从我们这里拿走的一切,这样我们才能全然圣洁。主祷文也教导我们,一定要记住尊上帝的名为圣。

如果一个基督徒的一切,包括朋友、财富、健康、智慧,等等都被夺走了,也不要感到意外,因为他们一切所有的,最终都要毁灭,他们要从万物中分别出来,才能成为圣,也尊上帝的名为圣。因为若有什么存在,它的名也存在,所以一切都要被拿去,只有上帝、一切属他的,以及他的尊名留存。

《与日信增》6月25日

音频加载中…

自大和绝望

但他赐更多的恩典,所以经上说:“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雅4:6)

我们在昌盛时不应变得非常骄傲,在困苦时也不应感到绝望。我们一方面要通过敬畏上帝来控制自己的傲慢,另一方面,又要在觉得上帝对我们发火时紧紧抓住他的慈爱。这样,我们就不会自我膨胀,莽撞地想要撞开天堂的大门,或者因为觉得自己一败涂地而绝望地度过今生。

谦卑并且有一颗破碎之心的人,既不骄傲,也不绝望。可我们很难避免骄傲或绝望,因着软弱,我们经常左右摇摆。每当我们感觉过分自信或绝望的时候,一定要努力避免这些倾向,我们不能向任何一面妥协。即使弓箭手没有射中靶心,他仍会因射中靶子而得到分数。同样,上帝会因我们与傲慢或绝望争战而感到喜悦。尽管我们可能在痛苦时不够喜乐,在顺境时也不够敬畏,可是上帝并不会因此而责备忠心的子民。基督是我们的中保,通过他,我们已经被认为是真正的圣徒,尽管我们刚刚开始像圣徒一样活着。

总之,在烦恼中的人应该抬起头来看上帝的恩典,记住基督为他们所做的事;没有烦恼的人应该通过敬畏上帝的生活来除去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