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信增》9月17日

音频加载中…

上帝从撒那里拯救我们

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诗34:7)

这是整个《诗篇》中最显赫的一节,我们可以宣告说经文指的就是我们每个人,但你可能会说:“我看不见也感觉不到上帝的使者在我周围,我反而感觉自己被魔鬼的能力包围,正在被领向地狱。”我的回答是:“不要让自己那么想!如果你被交到魔鬼的手中,它连一个小时都不用就会让你堕入犯罪的人生,事实上,可能都不会给你时间去做坏事就直接杀了你。你现在还活着是因为上帝天使的保护。有一天你会离开世界,并在上帝的允许下你可能会遭受撒旦的愤怒,但是满有怜悯和恩典的上帝会用他的话语来坚固你。”

你被交到撒旦手中只能是很短的一段时间。这并不是定你的罪,而是要试炼你,是为了给你救赎和永恒的祝福。基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同样,基督被交到了刽子手手中,但也只是很短一段时间,是为了赐下救赎。所以当你感觉撒旦搅扰和试探时,要祷告,感谢上帝你不会因此失败,而会为了变得圣洁而经受住这样的试炼。耶利米安慰我们说:“我想起这事,心里就有指望。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哀3:21-22)

《与日信增》9月16日

音频加载中…

从上帝来的福音

耶稣说:“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约7:16)

对那些敌对者,基督的回答都是很小心的。他向他们表明,他看出了他们的意思,知道他们在控告、诽谤他。他们觉得他的教导是从魔鬼来的,所以基督回答说:“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这讲得通吗?如果耶稣的话语不是他自己的,那他为什么教导、传讲并且笃信不疑呢?为什么他拒绝接受自己话语的荣耀呢?他为什么不说“这是我的教导”呢?

基督徒常常说“这是我的讲道、我的洗礼、我的基督、我的上帝”,或者也可能说“我的福音”。但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创造这些;这些也不是从我们里面来的,不是我们的工作或功劳。但是,它们同时又是我们的,因为上帝将它们给了我们。同样,我们会说“我的孩子,我的丈夫或者妻子”,但这些也不真正是我们的,因为我们没有创造他们。他们是别人做的工,是别人给我们的,我们没有把他们倒进一个磨具或者用木头把他们雕刻出来,他们是我们所领受的礼物。基督对他的教导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就是为什么我执意说福音是我的,跟其他传道人的教导不一样。这是我的教导,也就是说,这是路德所教的。同时,我的意思也是:“这不是我的教导,也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上帝的礼物。”这不是我用头脑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我从花园里种出来的,我也没有赐予它生命,相反,它是上帝的礼物。所以两种说法都对,福音是我的,但又不是我的,因为那是上帝的。

《与日信增》9月15日

音频加载中…

呼求上帝

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我,把我安置在宽阔之地。(诗118:5)

你要学会呼求上帝,别老独自躺在沙发上,任心思折磨自己,别老是担心你该如何解决问题,或者抱怨你糟糕的生活与感受,或者抱怨你是一个多么坏的人。相反,要对自己说:“振作点,你这个懒虫!跪下来,举起手,仰起头,读一篇《诗篇》,背诵主祷文,向上帝流泪祷告,告诉他你的需要。”这节经文教导我们怎样求告上帝,大卫说:“我在他面前吐露我的苦情,陈说我的患难。”(诗142:2)上帝想要你告诉他你的患难,他不想让你自己承受,他不想让你自己解决问题,为此折磨自己,因为那样你的问题会更多。

上帝知道你非常软弱,不能独自渡过难关。他想让你在他里面变得强大,然后他就能够被荣耀——在困难面前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基督徒。在没有问题时,人们大谈信心和圣灵,都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意思,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永远不要怀疑上帝知道你的问题并且听了你的祷告。祷告不可随随便便,也不可模模糊糊,不知所指,好像对着风呼喊一样,那是对祷告的嘲讽和对上帝的试探。如果这样,反而不如不做任何祷告的好。要学会以感恩来领受这节经文所说的:“他就应允我,把我安置在宽阔之地。”《诗篇》的作者知道上帝听了他的祷告,并且把他从困苦中解救出来。

《与日信增》9月14日

音频加载中…

为行善而受苦

你们若是热心行善,有谁害你们呢?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彼前3:13-14)

彼得此处的意思不是说那些伤害你的人是对的,因为一个人在人面前和在上帝面前所面临的评判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说我,我心中对你可能有怒火、憎恨和恶念,但是并没有实际伤害你,你没有被伤害,也没有任何对抗我的理由,但是在上帝看来,我是有罪的。如果上帝惩罚我,他是按公正而行,因为这是我咎由自取;他如果不惩罚我,就是怜悯我。不论哪种情况,上帝都是对的,但你若因此也来惩罚逼迫我,就不能说你也是对的,因为我并没有像得罪上帝那样得罪你。

在《以西结书》29:19-20,上帝讲到了尼布甲尼撒王的故事。上帝说:“你难道不知道他是我的仆人,曾经服侍我吗?现在我要给他奖赏,我还没有回报他,我会把埃及地赐给他作为奖赏。”尼布甲尼撒无权得到那块地,但是上帝有权通过他来惩罚其他人。为了让这些恶人不白白地得好处,上帝就用他们来令他的子民受苦。人类的理性这时候就会介入,以为这类人必定是行得好,但上帝只不过是因要让他们刑罚和迫害虔诚的基督徒而暂时给他们一些好处。但你若能够忍受刑罚并归荣耀给上帝说:“上帝,你是对的。”你做得就非常好。之后上帝会把这些人投入地狱,惩罚他们的过犯,却会以怜悯来待你,给你永远的救赎。所以,要顺服上帝的旨意,他终必报应。

《与日信增》9月13日

音频加载中…

相信上帝会供应每日需求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太6:25)

似乎我们只要活着就无法放下焦虑和担忧,但上帝仍然每时每刻供给全部所需,无须我们做任何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总是为那些琐碎的需求而焦虑、害怕,好像上帝不愿意或不能够供应我们食物和住处呢?当别人指出这一点时,我们应该愧疚地低下头。然而我们也只能用愚蠢来形容那些富足但仍然担心自己的食品库里满不满的人,他们手里有大量食物可以招待他人,但却不和任何人分享,也不请人来吃;他们有很多闲置的床铺,但从来不让人来寄宿。

因此,基督在此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我们是一群多么愚蠢的人。这本该足以使我们唾弃自己,但尽管事实已经很明显,即如果没有上帝我们连基本的需要都无法自给自足,我们却仍旧盲目地一意孤行。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成为基督徒,并且牢记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从来无法掌控自己人生的哪怕短暂一瞬。假如我应该将自己的生死存亡都交托给上帝,那何必还要忧虑每天的吃喝呢?”不信上帝能供应每日所需,就好像你有个非常有钱的父亲,他愿意慷慨地为你花钱,但你仍然在紧急的时候不能够信靠他。

《与日信增》9月12日

音频加载中…

合乎常理

在他们面前对以弗仑说:“你若应允,请听我的话。我要把田价给你,求你收下,我就在那里埋葬我的死人。”(创23:13)

以弗仑,一个希伯仑地主,想让亚伯拉罕接受他的一块地为礼物,他说:“我们之间不应该计较这种琐事,你是上帝的王子,而我又很有钱。就是你给我十磅银子,对我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这是对亚伯拉罕,一位先知和老师莫大的尊重。但亚伯拉罕明智地谢绝了,他希望以公平合理的价钱买那块地。

亚伯拉罕本来可以说:“我知道你很慷慨,虔诚又善良,但我认识一些人,他们让我学到人是不可预知的,所以我很小心。在埃及和格勒,那些人一开始对我非常尊敬,最后却把我赶了出去;我帮助了所多玛人,但是他们让我看到的却是他们的恶习和忘恩负义。如果我接受了你的礼物,你的后代可能会忘记你的无私,他们到时可能会要用武力来夺回这块地,挖出撒莱的尸体。我们是这个国家的陌生人,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我更愿意买下这块地,这样你的后代就无权要求我归还了。”

即使在纯粹世俗的事情上,上帝的子民也应该尊重他人。上帝的子民在这世界行事应该谨慎,就像亚伯拉罕一般,他们应该合乎常理、凡事谦恭,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彼此和其他人。

《与日信增》9月11日

音频加载中…

祷告改变我们

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太6:8)

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上帝一定要我们向他祷告,告诉他我们的难处呢?为什么他不能不用我们求就来帮助我们呢?他已经比我们更加知道我们所需要的。”上帝天天都把恩典浇灌在世上,他给我们阳光、雨露、好的收成、钱财、健康的身体,等等,但我们并没有向上帝祈求这些,也没有为此而感谢上帝。他知道我们离开了阳光和食物就一刻也不能存活,那他为什么还想让我们为这些而求呢?

很显然,他并不是因为想知道我们需要什么而要求我们祷告,上帝白白地并且丰丰富富地赐给我们礼物,人他想让我们知道他愿意并且能够给我们更多。当我们祷告的时候,并不是告诉上帝一些他不知道的事,反而是令我们自己增加智慧和远见。向上帝祈求所需能够使我们避免成为不认识上帝,也不向他献上感恩的人。

这一切都教导我们要更加认识上帝的慷慨。因为我们持续地寻求他,不断地敲门,他就赐给我们更多的祝福。我们的一切都是从上帝来的礼物,当祷告时,我们应该这样来表达感恩:“上帝啊,我知道自己完全不能自创日用的饮食,只有你能够赐给我所需。我也不知道如何远离灾祸,而你早已知晓一切,所以我相信你会看顾我。”

《与日信增》9月10日

音频加载中…

限制人的智慧

耶稣回答说:“你们不要大家议论。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到我这里来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约6:43-44)

耶稣说“你们不要大家议论”,他是想勒住人的智慧和理性。在理解基督教义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放弃人类的理性,上帝的话语不是用理性能抓住的,也不是靠理性来进入人心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具有理性能力的人,往往越不能明白。基督的教义不能诉诸理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理性会抱怨:“我不希望救恩这件事不由我自己来掌控,我也不希望为了永生而放弃我所有的善行和功德。我可不想让自己的一切都指望别人,尤其是指望一个愚蠢到让自己被处死的人。我怎么可能相信耶稣基督是我的救主呢?”理性是理解不了的,我们必须“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林后10:5)。

耶稣这里的意思是说:“当我宣称自己是‘天上的粮’时,不要再抱怨了,因为你们是想靠自己弄明白。当你们说‘他的父母我们岂不认得吗’时,是觉得你们比我更聪明。但我说是圣父将你们带到我面前,这是不能用理性来理解的。当你听见上帝呼叫你,理性就会将你带到另一个方向,想要明白这些话的人要闭上眼睛,关掉理性的大门,让自己变成瞎子。”这是上帝想要的。凡是拒绝上帝的带领,转而去跟从理性的人,耶稣的信息会让他们感到愤怒并且不停地抱怨。

《与日信增》9月9日

音频加载中…

安守本位

只要照主所分给各人的,和上帝所召各人的而行。我吩咐各教会都是这样。(林前7:17)

基督徒是拥有自由的,我们的信仰和生活并不受任何特殊地位和职分的局限,而是超越性的,地位或职分只是信仰生活的方式和途径。因此,不必为了得到救恩而必须接受或者放弃某一职分。你归信之前做什么,归信之后仍旧做什么,可以照样得蒙拯救。不必为了信仰或者救恩的缘故而放弃婚姻,离开非基督徒配偶。反之也是如此,你不必为了信仰或救恩而勉强结婚。如果你已经结婚了,不管对方是不是基督徒,或者是不是一个好人,你都不会因为婚姻而得救或者受咒诅。如果你还未婚,也不会因为单身而得救或受咒诅。在所有这些方面你有完全的自由!

故此,如果你是单身基督徒,那么你也有救恩,而假如你还不是基督徒,那你就还未得救。“我吩咐各教会都是这样”,保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对所有听我讲道的基督徒都是如此教导。因为我不是教导他们离开自己的本位,引发他们的焦虑,而是要他们守住自己原来的位份,心里有平安。”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保罗除了将基督徒这一身份称为祝福之外,其他任何职分他都没有称其为祝福。而被他释放,并不加上限制的那些职分本身,既不能使人得救,也不能使人受咒诅。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职分,无论其多么牢靠,都是如此:或者因为信而受祝福,或者因为不信而受咒诅。

《与日信增》9月8日

音频加载中…

忧伤痛悔的心

上帝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51:17)

大卫讲到“忧伤痛悔的心”,换句话说,这是一颗真正谦卑的心,因为绝望快要死亡。大卫此处想说的是上帝并不恨恶忧伤痛悔的心,反而悦纳。我们所宣告的这一信息带来新的生命和上帝的认可,因为它坚固我们,帮助我们抵抗罪和死。事实上,在我们犯罪和软弱的时候福音才能够彰显它的能力。这是一节让人喜乐的经文,只有悲伤痛苦的人才能够体会得到。

但是我们总想不经历任何悲伤就有生命和喜乐的信息,何等自以为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基督徒不得不生活在一个充满死亡、懊悔、良心不断受震颤的世界,时刻面临魔鬼和地狱的吞噬与威胁。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抓住上帝的恩典,好在任何境况下都能说:“上帝啊,你给我的都是最好的。”

在这一诗篇中,我们读到上帝最喜悦的祭物就是忧伤痛悔的心。那个税吏的例子诠释了向上帝祷告所当有的态度。税吏说:“上帝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18:13)他献上了上帝最希望的祭物—一颗相信上帝恩典的忧伤的心。这样思想上帝是非常使人得安慰的。上帝爱那些有问题的人,怜悯那些忧伤的心,原谅那些跌倒的人,使疲惫的人重新得力。这篇诗篇呼召我们单单相信上帝的恩典和善良,鼓励我们,让我们相信即便在自己觉得被抛弃时,上帝也与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