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信增》8月2日

音频加载中…

从罪里释放

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8:36)

真正的自由就是从罪中解脱的自由,这是如何发生的呢?它发生在我们听到他话语的时候,就是听到基督从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受苦、被钉于十字架、受死、埋葬,第三天从死里复活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说:“哦!我很了解那句经文,讲道中经常讲到。”但是,让我们从孩子的身上重新学习这功课吧,它会告诉我们如何得救,如何获得自由。我们可能说:“我知道,这教导太简单了,这就是为什么它不可能实现。”但是小孩子可以用这些话语祷告,他们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这些话,这是一种美德。我们是老糊涂,似乎越聪明、受的教育越多,就越不能理解这些话语。

我们应该不断地教导这一信息,这样大家就都能够满足,被这教导所充满了。然而,我的饥渴还没有被满足。这教导就像面包一样,没有人会厌倦吃面包。我们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但永远不会嫌面包太多,除非我们生病无法进食。同样,基督徒一辈子也不能完全明白这一信息,不管他们是否是圣徒,甚至包括马利亚或施洗约翰。

所以我们一定要跟小孩子一起坐下来,重新学习这一功课。有些人说自己已经听过这些教导,觉得已经明白了,但麻烦来临时,他们却迫切地需要别人重新对他们讲述这些话。他们最终需要一个四岁的小孩来告诉他们如何去相信。

《与日信增》8月1日

音频加载中…

享受你所拥有的

眼睛所看的,比心里妄想的倒好。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传6:9)

享受你现在所有的比你的心到处徘徊要好。你应该利用你当下所有的,而不是欲求不满地四处寻求,那是伊索寓言中那条狗所做的事,它追着自己的水中倒影,却把嘴里的肉也丢掉了。你应该利用上帝所赐给你的,并以此为满足,不应去试图满足你的欲望,因为欲望是永远不能够被满足的。相反,你应该用上帝所赐予你的,因一切都是好的。(创1:31)

敬虔的人为眼前所拥有的而快乐知足,并且觉得这一切都是上帝的礼物;非信徒则不一样,他们觉得眼前的一切都让人厌烦,他不会善加运用这些礼物或者享受它们,而是放纵自己的心,永不满足。即便有很多金钱,他们也不会快乐,不会享受财富,而总要追求不同的东西。有了配偶,还想再有一个伴侣;拥有了一个国家,还想再拥有一个,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就总是想征服另一个世界。

我们应该定睛在自己已经拥有的,应该因此而喜悦。我们应该享受所拥有的,并因此感谢上帝。上帝并不希望我们的心来回徘徊,这节经文提出我们应该利用已经拥有的,让心为了欲望而到处游荡是毫无意义的。

《与日信增》7月31日

音频加载中…

帮助穷乏人

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上帝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约一3:17)

如果我们应当存有为肢体舍命的心志,难道不应该更加心甘情愿地放弃财产和所拥有的吗?如果我们有财产却不分享,不分享食物、水、衣服等——换句话说,如果贪婪吝啬,那么我们就不算是基督徒了。

今天,人们抱怨那些认识基督的人私藏金钱。这件事很严重,以至于他们害怕上帝的愤怒要向他们发出。当然,上帝是慈爱的,但他也不是懈怠的。他不会让罪人不受惩罚,他的慈爱是给那些谦卑并且敬畏他的人的。

如果你将这节经文理解成只是针对那些极度缺乏的人,那就错了。此外,爱也有很多等级:对敌人不要冒犯挑衅,对身边的肢体要伸手帮助,对待家人则应该全力以赴。你知道基督关于爱仇敌的诫命,但是你对一个爱你的信徒亏欠更多,你应该帮助生活上有缺乏的人。但如果那个人背叛了你,你应该怎么做?你应该继续帮助他。然而,对于亲人我们总是负有最大的责任。“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提前5:8)普遍的原则是,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财产却不顾念邻舍的需要,那么这个人就没有爱。

《与日信增》7月30日

音频加载中…

困在“旧我”的泥潭里

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上帝。(罗9:16)

不管多么努力,学习依靠上帝的怜悯都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从小到大都被有关行为的教义所灌输,被教导要依靠律法和个人努力的人。此外,我们的本性也倾向于做出成绩(而不是依靠信心)。惯性的根基是如此之深,我们的心是如此习以为常,以至于我们不禁这样想:“如果我敬虔度日,做出又多又好的成绩,那么上帝一定会怜悯我。”所以,信靠上帝的话语就是与我们的本性和根深蒂固的习惯这两者同时做斗争,想要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并且清楚分辨信心和爱是非常难的。

即使有了信心,这些旧我的残渣仍然缠绕着我们,无法摆脱净尽。我们想继续夸耀说:“我讲道已经如此之久,活得如此敬虔,行善如此之多,上帝一定会记念这一切的。”我们想和上帝讨价还价,想让上帝看到我们所做的之后就将审判换成恩典。但是这不可能。你可以对其他人说:“我已经尽力善待身边的人,当我做得不够好的时候,也会尝试弥补。”但当你来到上帝面前时,就把这些夸耀留在家里吧。记住你来到上帝面前是恳求恩典,而不是公正。如果有人试图这样做,那么他就知道这有多么困难和麻烦。那些深陷“依靠善行”泥沼的人,终其一生都很难获得解脱,也无法被信心所更新。

《与日信增》7月29日

音频加载中…

篡改上帝的话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撒但立刻来,把撒在他心里的道夺了去。(可4:15)

福音被正确教导,信徒就信心坚定,也能够保守自己远离偶像崇拜。撒旦并不希望福音的真理被教导,它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扭曲上帝的话,不让人听到真理。早期教会有许多异端邪教,有些声称耶稣不是上帝的儿子,有些说他不是马利亚的儿子,在巴西流(Basil)的时代有些人甚至说圣灵不是上帝。

我们现在也有很多撒旦篡改上帝话语的例子。当我的追随者开始传讲福音时,许多人站起来反对上帝的话语和他在世上的工作。当然,其他方面的试探也没有削弱,撒旦持续地诱惑人犯肉体上的罪,来让人远离上帝的所言所行。但是,上帝的子民应该把撒旦对上帝话语和作为的攻击视为极其危险的事情。

撒旦就是这样欺骗亚当和夏娃的,他们不再相信上帝,反而相信了撒旦。当人们对上帝的信靠被撒旦夺走,自然就会变得骄傲,并开始藐视上帝和其他人。最终,他们会犯奸淫、谋杀等一系列的罪。离弃上帝的话是一切试探诱惑的根本原因,结果就是触犯上帝所有的诫命。不信是所有罪的根源,撒旦如果成功地篡改了上帝的话,或者从人心中将他的话偷走,那么它的目的就达到了,这目的就是让人不再相信上帝。

《与日信增》7月28日

音频加载中…

世人的罪孽

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

从这节经文来看,我们知道所有人都被魔鬼引诱,陷入罪的深渊,只有上帝的羔羊才能够拯救人类。我们的不信并不是耶稣的错,而是我们自己的错。如果我们不相信的话,就被捆在自己的罪中。简单来说,上帝的羔羊背负了世人的罪孽。

你应该一生相信这个真理,并且认罪悔改。你可能会想:“是,我知道基督赦免了彼得、保罗和其他圣徒的罪,但是谁知道耶稣有没有赦免我的罪呢?如果我和彼得、保罗一样好就好了。”你难道没有听到约翰所说的吗?“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你应该承认自己也是世人中的一员,你有父母,并且生来就是一个人,并不是牛或猪。因此,就像保罗和彼得的罪已被除去一样,你的罪也被除去了。你没有能力赎自己的罪,那些圣人也无一例外地无法为他们自己赎罪。

所以,不要听从你自己的声音,要听从上帝的话。这些话应许了救赎,只要你相信上帝的羔羊除去了世人的罪。听到了吗?上帝的羔羊没有遗漏任何人,他从起初就已经除去了世人的罪。这样,他也除去了你的罪,也将你不配得的慈爱赐给了你。

《与日信增》7月27日

音频加载中…

被律法定罪

这样说来,律法是为什么有的呢?原是为过犯添上的,等候那蒙应许的子孙来到,并且是藉天使经中保之手设立的。(加3:19)

尽管律法不能拯救我们,却仍是有用并且必要的。首先,在社会中,它能约束那些违法乱纪的人;其次,它向人们表明,我们每个人都是按罪当死的罪人,配得上帝永远的愤怒。

为什么我们都被律法之锤击得粉碎,律法对我们的这些羞辱有何用处呢?这是为了向我们显明,一条恩典之路正敞开在我们面前,所以律法是仆人,是为预备我们承受恩典而设立的。因为上帝是谦卑人、困苦穷乏人和遭逼迫受患难者的上帝,是绝望无助、一无所有之人的上帝。他使低下的人升高,让饥渴的人得饱足;他使瞎眼的得医治,使困苦人得安慰;他为罪人辩护,使死人复活,让绝望和被定罪之人得拯救。因为他是从一本创造万有的全能创造主,最重要的是,他保护我们,使我们脱离人类最大的堕落—自以为义。

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不圣洁、悲惨、被定罪的罪人,所有人都想成为圣洁的人,所以上帝用律法之锤来击碎这种虚妄的自信、智慧、公义和能力。如此一来,人就会从他凄惨的境况中明白自己是失丧的,是被定罪的。当他的良心被法律如此威吓之后,他也就有机会接受福音和恩典的教导,使自己的良心苏醒并得着安慰。这一教导告诉我们,基督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折断压伤的芦苇或者吹灭将残的灯火(参赛32:3),而是来“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赛61:1)。

《与日信增》7月26日

音频加载中…

不要懈怠

我们愿你们各人都显出这样的殷勤,使你们有满足的指望,一直到底。并且不懈怠,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来6:11-12)

上帝的祝福不会临到那些贪睡懒惰的人,所罗门说:“唯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诗127:2)他的意思并不是禁止工作,而是我们的良心应该平静安稳。信靠上帝、在他里面有信心的人不应让工作搅扰他们安然睡觉。基督说:“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太6:34)不要自寻烦恼,要好好休息,不要问:“吃什么?喝什么?”(太6:31)

我并不是想说人们应该都变成游手好闲的懒汉,人们应该工作,上帝不会祝福那些躺在床上打呼噜的懒惰人。他要我们的罪性得到控制或被除灭。就像保罗所说的:“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加5:24)

尽管是上帝的祝福而不是我们的行为给了我们所需,上帝仍然希望我们殷勤做工,在被呼召的工作上恪尽职守,这样我们就能够得到锻炼,不会变得懒惰。就像一个非基督徒诗人所说的:“按照本性没人想工作,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向懒惰屈服,相反,应该殷勤并忠诚地做当做的工,甚至在困苦、疲乏、遭受迫害的日子里,也要满怀喜乐地等候上帝的祝福。

《与日信增》7月25日

音频加载中…

天父指向基督

他们就问他说:“你的父在哪里?”耶稣回答说:“你们不认识我,也不认识我的父;若是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约8:19)

当法利赛人问“你的父在哪里?”,他们其实是在说:“我们听不到天父的见证,所以你行的奇迹,比如说使死人复活,并不算什么。”法利赛人想让基督把天父展示给他们看,让他们能感受到、触摸到,就像触摸到一堵墙一样,否则就不会相信基督所说的。但是基督指出,天父的见证不是为了让他们亲眼见到亲手摸到天父,而是为了让他们相信。天父的见证本是要引领世人认识他的道,就是他的话语。腓力也对基督说过:“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约14:8)但是,基督并没有用我们想要的方式来将天父展现给我们。相反,天父给我们展现了基督,他说:“是天父引导你认识我,而不是相反,他是向你们显出基督的那一位。他为我作见证,你要做他所说的,并且听我的话语和见证。”

我们应该永远仰望耶稣,这就是那句话的主题。魔鬼不断地引诱我们放弃耶稣去追求天父,对我们说:“这样做或那样做会让上帝高兴。”同时,我们自己也忽略了天父派来的那一位基督,好可以单单听从天父。我们就像那些法利赛人一样拒绝耶稣,好奇地问:“天父在哪儿呢?”这就是世人所问的问题。

这是对信心最大的试探,你一定要对基督的话语虔诚,并且操练自己紧紧抓住这话语,永远不要离开耶稣。

《与日信增》7月24日

音频加载中…

我们的赞美歌
万民哪,你们都要拍掌!要用夸胜的声音向神呼喊。因为耶和华至高者是可畏的,他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他叫万民服在我们以下,又叫列邦服在我们脚下。他为我们选择产业,就是他所爱之雅各的荣耀。神上升,有喊声相送;耶和华上升,有角声相送。你们要向神歌颂,歌颂!向我们王歌颂,歌颂!因为神是全地的王,你们要用悟性歌颂。(诗篇47:1-7节)
如果有什么事可以叫我们的心喜乐并赞美的,那必定是神,是全地的王。神作王治理万国,环境未必总是反映出这个事实。我们在报纸上所读到的,或者在电视新闻上所看到的未必能证明神在做王掌权,但他确实是主耶稣。今天就坐在天上的宝座上,每一件事都在他主宰权柄的掌管之下。人可能会说,但是如果他在运作这个世界,就没有多少时间管我了。其实不然,神看见你的需要,他知道你的名字,他数算了你的头发,这整个宇宙的君王关心你,因为神是王,我们应该歌唱。这篇诗篇一开始就说,万民呐,你们都要拍掌,要用夸胜的声音向神呼喊。因为耶和华至高者是可畏的,他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神是满有权柄、有恩典、有慈爱的,所以配得着我们的敬拜。诗人在第六节呼吁说,你们要向神歌颂,歌颂,向我们王歌颂,歌颂,你若相信神是王,最好的证明就是歌颂。我们如果抱怨,就是在说神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并未掌权。但是我们如果歌颂主,就是承认他是全地的王,默想神的话。世人拒绝承认神是王,并且背叛他的权柄,但是神的子民却知道他做王掌权。你可以歌颂他,因为你知道他也是满有恩典与慈爱的神,你可以赞美他,因为他是你个人的主,满足你的需要。今天,就为了神的所是和他在你生命中的作为而赞美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