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信增》9月7日

音频加载中…

真正的福音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穌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彼前1:3)

《彼得前书》是一卷非常好的书信,也为我们树立了可效法的榜样。彼得一开始讲述了基督是谁,我们从他领受了什么。他说借着基督的复活,上帝给了我们新的生命,让我们有了活泼的盼望。同样,圣父已经将一切赐给了我们,不是因为我们的功劳,而是出于他纯全的恩慈。这些才是要被传讲的真正的福音信息。

愿上帝帮助我们!其他书中所能找到的这类信息是多么有限!甚至在那些最优秀的作品中,比如耶柔米或奥古斯丁的著作,我们也很难找到什么。所以我们一定要传讲耶稣基督,传讲他的死和复活,以及他死而复活的真正原因。我们如此传讲,好叫人能够信他,并且因信得救。

这就是传讲真福音,任何与此不同的都是假福音,不管其宣讲人是谁。

《与日信增》9月6日

音频加载中…

一颗纯洁的心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太5:8)

一些空想家声称,要拥有纯洁的心,就必须躲在一个角落,比如去修道院或者隐居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他们坚称人不应有任何世俗的想法,或者花时间去做任何世俗之事,而应把全部精力用于思想天堂。这些幻想家的错误理解不光骗了他们自己,也骗了别人。他们误导人,造成了许多伤害。他们认为世界上的领导人和组织机构都是邪恶的,然而恰恰是这些人确保我们能够生活在一个有序的、大家都遵纪守法的社会。这些领导和机构维持着世界的运转,是上帝亲自设立的。

圣经在谈到纯洁思想和清洁之心的时候,所持的观点和如何做配偶、如何关爱和看顾家人、如何尽家长之责是完全一致的。事实上,上帝希望我们尽到这些责任,他的命令无一不是纯洁的,恰恰是这些纯洁的诫命让我们能够看见上帝。

当一个法官履行责任,提出一项判决时,不是在自我行事,而是在执行上帝的律法。如果他是基督徒,他就是在履行良善、纯洁、神圣的职责。但是,一个处于如此位置,心却不纯净的人就不能做什么。人们若怀着纯洁的心做事,就连那些肮脏、不讨人喜欢的工作,比如用铲子收拾粪便,或者洗尿布等等,也都是纯洁和神圣的。

《与日信增》9月5日

音频加载中…

上帝的命令是必要的

当时,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创19:24-25)

所多玛和蛾摩拉的故事告诉我们上帝的怒火是如何降在罪人身上的。回顾和思想这个故事会令人非常不安,所以我每次读到或者谈起它的时候都被深深地触动。尽管我常常对那些顽梗不知悔改的恶人感到愤怒,发生在所多玛的可怕遭遇和痛苦仍然让我难过。我能够感受到亚伯拉罕在上帝面前求情时内心的痛苦。尽管所多玛的人拒绝悔改,亚伯拉罕仍然切切地希望灾祸不要降在他们身上。

今天,有些人想要看轻上帝的命令,他们觉得人只应该待之以爱和宽容,而不应该因上帝的怒火而心惊胆战。保罗告诉我们的恰恰相反,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他讲述了许多上帝发怒的故事,然后他说:“这些事都是我们的鉴戒,叫我们不要贪恋恶事,向他们那样贪恋的。”(林前10:6)

骄傲和固执的人蔑视上帝的话语,对出于善意的警戒不以为然。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以至于别人对他们说上帝的仁慈和恩典,也只能使他们更加骄傲。这就是人试图摆脱上帝的诫命时会发生的,我们必须抵制这种错误的教导。这些人自取灭亡还不够,还想把我们一起拉下水,就像所多玛的人一样。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因犯罪而受到惩罚。

《与日信增》9月4日

音频加载中…

来到基督面前

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6:37)

如果一个仆人顺服主人,得到了主人的认可,主人想让他留下来,就是很自然的,这并没有表明主人有什么特别的德行。但主人若将一个好的仆人从家中赶出去,这就是主人的羞耻,而不是仆人的。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仆人不顺从主人,主人却将他留了下来,那就是主人的荣耀。所以尽管你在罪中跌倒,基督也不会离弃你。一个母亲绝不会因为孩子生病、受伤,或者身上很脏而将其抛弃。即便小孩子不懂事,父亲也不会跟他断绝关系或将他赶出家门,父亲会管教他说:“如果你想做我的孩子,就要停止做这样的错事,这次我会监督你。”

主耶稣对待我们也是这样。他说:“我看出来你们并不相信。如果你们有信心,我知道一定是我父给你们的。如果他给你们信心,那你们一定能够相信。但你若想成为我的主人,让我成为你的学生,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是这样的,就表明圣父并没有呼召你。会有别的人来,他们会接受我的信息。这些人可能是软弱、愚笨的基督徒,但只要他们相信,我就永不会丢弃他们。”

《与日信增》9月3日

音频加载中…

为别人着想

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侍。(加5:13)

因为有两种不同的人,所以就有两种使人跌倒的方式。一种是软弱之人被绊倒,另一种是刚强之人被绊倒。在这里保罗试图不偏左右,避免任何一种绊倒人的方式。

软弱的人被绊倒是当有人做了什么他们不能理解的事,他们不能分辨好坏的时候,《罗马书》14章详细地阐释了这种情况。打个比方,当信心软弱的人看见别人在吃律法视为不洁净、禁止吃的食物时,他们不敢吃,这是因为他们的良心不许。但他们不能禁止别人去吃。保罗在犹太人中就做一个犹太人,在软弱的人中就做一个软弱的人,以爱来服侍,让他们在基督里成为刚强的人。

相反,信心坚定的人往往会因软弱人的缓慢和笨拙而失去耐心,变得恼怒,因而被绊倒。因为对别人缺乏体谅,他们过度使用了自己在基督里的自由,使软弱的人被绊倒。在绊倒别人之前,他们最好守全律法,这就是靠圣灵而活的意义所在。因为,若没有圣灵所赐的爱,而只用圣灵里的自由的话,能有什么益处呢?

你可能会反对说:“我们是自由的。”的确如此,但与个人的自由相比,你应该优先考虑到弟兄姐妹的软弱。你不使用自己的自由还不会绊倒人,但在使用的时候就会使人跌倒。别忘了爱是寻求别人的益处,不是尽量使用自己的自由。要尽量服侍你的弟兄姐妹。

《与日信增》9月2日

音频加载中…

祈求上帝的怜悯

上帝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诗51:1)

我们很自然会这么想:“我看见上帝一定会恐惧,所以我不能向天去寻求帮助。我知道我是个罪人,上帝恨恶罪,我怎么能祷告呢?”有了这些想法,我们的内心就开始挣扎。因为知道自己是罪人,我们可能会想应该推迟祷告,等感到自己值得了再祷告。或者我们向别人寻求确信,等他们告诉我们,说我们已经做了许多的好事,应该对自己的价值有信心,这时我们才会祷告:“上帝啊,怜悯我。”但我们从出生就有了罪,若要等到感觉自己圣洁了,脱离了罪,之后再祷告,我们就永远都不会祷告。

我们必须摆脱这些不敬虔的想法。被罪困住,甚至被罪淹没时,我们应该呼救上帝,就像大卫在《诗篇》里那样,这样我们就不必推迟祷告了。“上帝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悯我。”这些话如果被圣洁、不需要怜悯的人说出来,还有什么意义呢?不管我们有多少罪,一定要有勇气向上帝呼求:“怜悯我吧!”

我从自己的经历发现,祷告往往是最难的一件事,我也不是一个祷告的大师,相反,我承认自己好多时候都是麻木地说:“上帝啊,怜悯我。”这么说是因为我不确定自己值不值得,但是最后圣灵说服了我:人“不管你怎么想,都要祷告!”上帝想要我们祷告,他想听我们祷告,不是因为我们值得,而是因为他是仁慈的。

《与日信增》9月1日

音频加载中…

上帝拣选了你

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就赐给你们。(约15:16)

这个世界从起初就有两股势力在搏斗。该隐想自己去拣选上帝,他想要上帝喜悦他的祭物而不是他兄弟的。这个世界持续在追随该隐的脚步,它想把《约翰福音》这节经文改成:“我不想让上帝来拣选我,我想先拣选他。”上帝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他纠正说:“你不能够也不应该拣选我,只能是我来拣选你;事情不会按你想象的去实现,而是按照我的意思;我要成为你的上帝和主人,而不是反过来。”这就是为什么整部圣经中上帝都在责备并弃绝这种违背他命令的自我选择。

保罗也谴责这种罪行,他说:“不可让人因着故意谦虚和敬拜天使,就夺去你们的奖赏。这等人拘泥在所见过的,随着自己的欲心,无故的自高自大。”(西2:18)“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西2:23)在这几节经文中,保罗描绘出随私意做毫无用处之敬拜的人,他们还辩称:“我是好意,是为荣耀上帝而做的,这能取悦上帝,所以他也会对我仁慈。”这些人比上帝的仇敌还要坏。上帝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并且给了他们十诫,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目的就是要他们不去自己编造的方式侍奉他。同样,上帝也想告诉我们侍奉他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与日信增》8月31日

音频加载中…

上帝看为污秽的

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说:“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又对约书亚说:“我使你脱离罪孽,要给你穿上华美的衣服。”(亚3:4)

约书亚,当时的大祭司,被上帝拣选来带领他的子民。在这节和之后的经文中,上帝因约书亚的顺从而给他应许。借此,上帝不让约书亚为之前所受的异象、安慰和应许而骄傲。约书亚需要继续谦卑并且敬畏上帝,而不是认定上帝会被应许约束,必须履行其应许。

我们生活在地上的人真是可怜。当上帝惩罚我们,加添我们困苦时,我们很容易变得灰心失望,然后上帝就要花好多精力来安慰我们,让我们站起来。得了安慰,过得顺畅之后,我们又变得骄傲自大,上帝又要警醒我们,让我们恐惧战兢。所以不管上帝让我们经历的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都太软弱了,不管他对我们做什么,之后都要做更多的工作。无论顺境逆境,我们都无法站立得稳。

在给了约书亚应许之后,上帝又要使他谦卑,不能让他为有这样好的应许就变得骄傲。同样,扫罗和其他很多以色列王都因上帝的应许而变得短视,他们变得过于骄傲,结果被毁灭。虽然他们的祖先完全依靠上帝和他的应许,他们却不愿意顺服。哎,要是我们都能够知道自己在上帝眼中是多么肮脏和可怜就好了!

《与日信增》8月30日

音频加载中…

罪所导致的死亡

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罗14:23)

信主之后,任何人都不应认为罪是可以被轻看的。罪就是罪,不管是在接受基督之前或者之后所犯下的。上帝永远恨恶罪。就罪本身而言,每一种罪都是死罪,都会导致灭亡,但对信徒来说不是这样,基督用他的死为我们的罪做了挽回祭。然而对于不信的人,不仅他们的罪都是必死的,甚至他们所做的善事也是罪,保罗在《罗马书》里说:“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哲学家们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按照罪行来区分罪,而不是按照犯罪的人来区分。信徒和非信徒所犯的罪都是一样的,但信徒所犯的罪已蒙赦免,非信徒犯罪的代价就是死,这并不是因为两种罪不一样,信徒所犯的罪轻一些而非信徒所犯的罪重一些,而是因为犯罪的人不同。

靠着信心,信徒知道他们的罪透过基督已经被赦免了,基督为他们的罪献上了自己。所以尽管他们有罪,可以仍然被算为义,但非信徒仍是不义的。尽管信徒并没有从罪中得解脱,但是他们知道,因在基督里的信心,罪就不再归算在自己身上了。这也是真信徒的智慧和安慰。

《与日信增》8月29日

音频加载中…

转向上帝

耶和华曾向你们列祖大大发怒。所以你要对以色列人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这就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亚1:2-3)

从这节经文中我们看到,撒迦利亚的信息主要讲的是信与不信。他指出以色列先祖最大的罪就是不信上帝。他们互相寻求帮助,因此变得悖逆并追寻偶像。撒迦利亚想让以色列人知道,“转向我”应该牢牢地印在他们的心上。

人若能在上帝那里找到安慰和信任,就会“转向上帝”,尤其是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同样,人们也在不相信上帝时远离上帝。当人不相信上帝的时候,他们的善行和祭物都不能帮他们,这就是以色列祖先所经历的。

在撒迦利亚的时代,以色列人在重建圣殿时需要因所面临的种种试炼和困境而转向上帝,他们需要依赖上帝,专一依靠他,因为建造圣殿激怒了波斯帝王与邻近之人。上帝对他们说话,他想帮助他们,能帮助他们,也会帮助他们,这样以色列的敌人就不会再压制他们。

我们也是一样。我们应该聆听撒迦利亚的警告,让人回头,转向基督,依靠他,不再犯罪背离上帝。不要让任何人惧怕并且逃离。上帝向我们说话,他必定成就他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