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信增》6月4日

音频加载中…

常在基督里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约15:5)

耶稣说,信徒要常在他里面,他也常在信徒里面。他这么说,是要讲清楚基督信仰不是我们外在的东西,我们不是像穿衣服一样把它披在身上。我们不是采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重点放在自己的努力上,就像有些人,按照自己发明的所谓圣洁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一样。相反,基督徒的信仰是因上帝的话和圣灵而带出来一种新生命。基督徒必须从内心深处成为一个新造的人。一旦心在基督里得了重生,这些果子就会随之而来,就是因福音而来的悔改、爱心、顺服、忍耐、纯洁等等。

在这段经文里,基督警告他的信徒,必须要常在他的话语里。常在真道里面可以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具有全新生命的基督徒,真正的基督徒又结出更多果子。他们保守自己远离那些败坏上帝的话语,试图在荆棘和蒺藜中收葡萄的教导。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种什么就收什么。无论你怎么教导、努力、积攒善行,你的本性仍然不会变。你必须拥有一个新生命。而靠着自己努力,疲于奔命,不会成就任何事情。

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做工方式。一种是靠人的努力,另一种是自然生长的。我们凭己意而做的工总是要求加倍的努力,但却永远不如自然做成的工那么好。相比之下,自然生长则在行为举止、生活进退上,都是按照当有的样式去做。所以基督说:“所有其他从人而来的教导都不能成功,因为那只会叫人们去做赚取之工。你们若常在我里面,就像枝子天然生长在葡萄树上一样,就必会结出好果子。”

《与日信增》6月3日

音频加载中…

在基督里长大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弗4:13-14)

人的理性喜欢找传递上帝话语者的茬。它能够很快探测到,这些教师的生命和日常习惯是否与他们所宣扬的纯全教导相违背。诡异的是,人的理性一方面让人拒绝教师们所传讲的教义,同时又用这些教义来论断传讲者的生命状况。这样,我们的仇敌就总是抱怨说,他们一直从我们这里听到福音,然而却没有看到我们与之相配的行为。他们说我们是说一套,做一套。

但我们的批评家应该记住,人类不过是有推理能力的受造物。然而,上帝却将管理全部受造物的权柄赐给了人类(参创1:28)。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小婴孩,上帝赐给他的大能权柄在哪里呢?在所有活着的生命中,婴儿是最脆弱可怜的,根本不能为自己做任何事。他完完全全依靠外界的帮助,否则就会死掉。尽管无助,但这个婴孩仍然拥有治理全部受造物的权柄。虽然我们不能直观地看到这权柄,但其盼望和应许是早就有了的。所以,做父母的疼惜、抚养、细心照顾孩子,这样,当孩子长大、日渐强壮的时候,他就能担当这份权柄。

正如所有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小婴孩开始,随着时间日益成熟,在属灵的事情上,所有的信徒也是如此。一天又一天,我们靠着信心,也在信心里面成长。我们不断成长,直到长大成熟,最终见到我们的主,就像保罗在《以弗所书》4:13中写的那样。同时,我们慈爱的天父上帝,在我们软弱的时候看顾我们,不断地赦免我们。

《与日信增》6月2日

音频加载中…

我们为何说阿们

上帝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着他也都是实在的(“实在”原文作“阿们”);叫上帝因我们得荣耀。(林后1:20)

“阿们”一词表示强烈的肯定,意思是“愿事情如此成就”。它表达出祷告时我们应该有的信心。基督说:“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太21:22)他也说过:“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可11:24)撒玛利亚①妇人得到了所求的,因为她不曾停止祈求,并且坚定地相信。主是这样回应她的:“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太15:28)雅各也说过:“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雅1:6)

所以正像《传道书》的作者所说:“事情的终局强如事情的起头。”(传7:8)因为在你祷告最后说“阿们”时,是带着诚挚的信心。当你说“阿们”时,就等于给祷告盖上印,必定被上帝垂听。没有这个结尾,无论是祷告的开始还是中间部分,都不会有益处。

《与日信增》6月1日

音频加载中…

需要安慰时

耶和华闻那馨香之气,就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地(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也不再按着我才行的,灭各种的活物了。”(创8:21)

在这里,上帝好像在说他很抱歉,因为人的缘故他惩罚了整个大地。听上去几乎像他在批评自己如此严厉地对待世人。我们不要因此就得出结论,说上帝对自己的创造改变了心意。相反,我们应该从中大得安慰。实际上,上帝责备自己是为鼓励子民,提升他们的心志。他告诉子民从这一刻起,他要大施怜悯。

挪亚一家需要安慰。他们被上帝毁灭世界的震怒吓坏了。因为他们的信心摇动,上帝要以一种方式显明自己,叫他们唯独期盼上帝的慈爱和怜悯。所以,他在人们献祭之时亲自显现,对他们说话,告诉他们,他是如何悦纳他们。他告诉人们,他并不因为毁灭人类而感到高兴,还许诺再也不会这么做了。上帝并不是前后矛盾、变化无常的。他希望这些见证了他怒气之后果的人能够改变对他的态度和看法。

正在经历属灵试炼的人知道安慰的话是多么重要。他们需要坚固,继续对上帝的美善旨意心存盼望,打消厄运当头的丧气念头。用一天时间,甚至一个月,可能都不足以完全安慰他们。严重的疾病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同样,受伤的心也不是一句话就能迅速治愈的。正因上帝知道这一点,所以他用很多方法一甚至自责来向人们表明他的美意与怜悯。

《与日信增》5月31日

音频加载中…

相信上帝

我往哪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你们也知道。(约14:4)

基督这里的意思是说:“你们已经听到了,应该相信上帝。但是我想让你们看到,要如何真正地发现他,好叫你们不会敬拜一些头脑里想象的东西。如果你想相信这个真正的上帝,就要相信我。如果你想将信心和信靠放在正确的、永远不会落空的地方,那就放在我这里吧,因为上帝的全部都活在我里面。”之后不久,他告诉门徒:“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换句话说:“凡是看见我的,就看见了父,凡是听到我的,就听到了父。因此,如果你要遇见上帝,那就在我里面、借着我而抓住他。有了我也就有了父。天父亲自为我作见证。”在福音书中,耶稣反复申明,他是从父那里来的,不是单凭自己说话和行动。天父的命令是,全世界都要相信基督就是上帝。没有人能够靠着相信别人,或者接受别的道路来认识上帝,除了借着基督,别无他路。

所以,显而易见,凡是想要绕过基督的人,都不能遇见真上帝。上帝是完完全全在基督里面的,也为我们的缘故将自己放在基督里面。没有人可以不借着基督而成功地与上帝打交道。没有人可以仅凭着自己的想法和静修去发现上帝。

凡是想要将信心放在正确的信仰之路上,同时又不想在这条路上迷失方向的人,就应该从上帝预备的那条路开始前进,那是上帝想要人们去认识他的地方。否则,人所做的一切,所相信的一切,都是徒然的。

《与日信增》5月30日

音频加载中…

真正的祝福

愿上帝赐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并许多五谷新酒。愿多民侍奉你,多国跪拜你;愿你作你弟兄的主,你母亲的儿子向你跪拜。凡咒诅你的,愿他受咒诅;为你祝福的,愿他蒙福。(创27:28-29)

祝愿你一切都好,或者希望你会有优秀、顺服的孩子,这些几乎不算是真的给你祝福,因为最后的结果都有不确定性。但是,以撒给雅各的祝福不是空话,也不是单纯的一个人给另一个人的美好祝愿。以撒的祝福是真实、确切的,而且将来一定会实现,并非只是祝愿而已。以撒真实地给了雅各一些东西,切切实实地告诉他说:“我所说的这些许诺都是礼物,你拿去吧。”

只是说“我祝愿你有一个强壮健康的身体和好的头脑”,这并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如果我交给你一千美元,然后说:“希望你收下这些钱。”这就不一样了。同样的,耶稣告诉那个瘫痪的人:“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太9:6)如果他仅仅只是给出最好的祝愿,本来可以说:“可怜的人啊,我希望你健康强壮。”但是,那样不会医治那个病人,或使他更坚强,那些美好祝愿往往实现不了。

圣经不是光有美好祝愿,里面那些真实的祝福是会真实发生的。在新约中,我们借着基督得到这样的祝福。当牧师这么说的时候,我们只是接受祝福:“我愿上帝向你显明恩惠与怜悯,赐你永生,赦免你罪。”那仅仅是一种爱的表达。但若他说:“我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赦免你的一切罪过。”那么,如果你相信,这些话就真的可以赦免你。

《与日信增》5月29日

音频加载中…

耶稣是上帝,也是人

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约3:35)

耶稣是掌管万有的主,同时也是完全的人,我们如何能够把这两个事实融会贯通起来?如果耶稣是上帝的话,上帝又怎么能将万有交在他的手里?如果耶稣是上帝,他就已经有了一切,还有其他什么能够交给他吗?

你已经知道,在耶稣基督身上有两种特性,但却只有一个人。这两个本性都保有其特征,但也在彼此之间相互转化。这造成了一些困惑。比如,马利亚是在2025年以前生下了耶稣。有些人会问:“如果他只有2025年的历史,怎么能是永恒的呢?”当本丢彼拉多做犹太长官的时候,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一些人会奇怪:“如果他是在彼拉多手下受难,是如何使万有服在他的权柄之下?”我们该如何调和这所有的问题?

基督的两个特性,人性和神性,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在一个人的身上统一起来。一种特性里的特征也归属到另一种里面。举个例子,死其实是人的一部分。当人性与神性在一个人身上统合,死也成了一种神圣的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神成了一个人。神历经患难,神死去了。”如果你将人性与神性分割,那这句话就是错的,因为上帝不会死。但是,如果我们说两种特性属于同一个人,这么说就是正确的。

《与日信增》5月28日

音频加载中…

里面的争战

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作所愿意作的。(加5:17) 

当你觉得你的情欲与圣灵持续相争的时候,不要灰心丧志。如果不能立刻迫使情欲屈服于圣灵,也不要因此绝望。

意识到自己身上情欲和圣灵之间的争战,不要吃惊或者害怕。但当保罗说到罪性的欲望与圣灵相争的时候,你应该鼓起勇气。“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作所愿意作的。”他用这些话安慰那些同样身处试探的人。就好像保罗要说:“想要跟随圣灵的带领,在所有的处境下都由圣灵带领,而没有任何来自败坏罪性的搅扰,这是不可能的。败坏的罪性一定会介入,成为阻碍,叫你不能做真正想做的。在这一点上,抵抗罪性就够了,这样就不会使其欲望得以满足。跟随圣灵,而不是罪性,罪性很快就会失去力量,因为它很不耐烦。这罪性是寻求报复的,撕咬刺痛、心存疑惑、埋怨牢骚、憎恶上帝,与之为敌,同时又绝望无力。”

如果你也意识到与腐坏罪性之间的争战,不要灰心气馁,只要在圣灵里奋力抵抗,宣告说:“我是个罪人,深感罪疚,因为我还在这肉身之中。只要我还活着,罪就会附着于我的身体。我要遵从圣灵,不要跟随罪性。我要以信心紧紧抓住基督,信靠他,在他话语里寻得安慰。”当你以此得到力量的时候,就不会满足于邪情私欲了。

《与日信增》5月27日

音频加载中…

等候上帝

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

有时候上帝会延迟回应一些祷告。他这样做不是为了毁灭或遗弃他的子民,而是为了更慷慨地成就他的应许。保罗告诉我们,上帝“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3:20)。因此,上帝要我们在他“耽搁”之时也耐心等候,以明确的信心相信,他将要赐给我们的,甚至超过他曾经应许的。

人的本性使我们如此自负而且顽劣,我们不信上帝的应许,忽视他给我们的警戒。因为惩罚不会即刻来到,我们就不去认真对待上帝的警告。愚蠢的人听到罪将会带来审判和惩罚的后果,但也不予理睬:“那是很久以后才会发生的事情,当下我只想有数不尽的钞票。”但是上帝要我们敬畏他给的警告,等候他的应许成就。当然,只有在我们有信心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这一点。

世上的人对上帝的警告实在是漠不关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看待上帝的警告,就如一只鹅对他们嘎嘎作声一样。但是上帝却忍耐,他延迟成就应许,也不着急立刻施行审判。这并不是说他在撒谎,上帝终必审判那恶者,并因延迟而大大赐福于忠诚守信的人,就是更加伟大、更加丰盛的祝福,如恩雨降下。只是在最后,他必要来。

不信的人不惧怕上帝,不相信他,也不对他抱有希望,甚至不在乎上帝。信的人却细心留意上帝的警告,也相信他的应许。

《与日信增》5月26日

音频加载中…

到父里去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

“到父那里去”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很简单,就是从死亡走向生命,从罪恶和定罪走向无罪和圣洁,从不幸和悲伤走向永远的喜乐和祝福。基督说:“人们不该试图在我以外走另一条路到父面前,唯有我是道路、真理、生命。”基督很明确地反对靠行为去赢得救恩的教导,也很有力地证明,一切类似的教导都是错的。他完全否认我们能够靠别的方法进入天国。因为耶稣说:“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绝无别的道路。

救恩只可能借着紧紧依靠基督的信心才能得到。我们,或者其他人、其他圣徒的行为都不能获得同等殊荣。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觉得不需要有好的行为。我们必须先来到基督面前,得到上帝的怜悯和永生,之后便该有好行为,并且显示出爱心。其中的差别要弄清楚,永远都不要认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或行为足以带我们到父那里去。

尽管所有人都可能将我遗弃,任凭我独自躺在废墟荒野之地,但仍有永恒的财宝为我存留,那是不会使我失望的。这财宝就是耶稣基督——道路、真理、生命。唯有通过基督我才来到父的座前,我将持守这一真理,靠此而活,至死不休。